《很多愛如果用錯了方法,也許它就不是愛》
今天帶兒子參加共學團的參訪消防隊活動。除了讓孩子們了解一些簡單的防災知識外,還能夠試穿小小消防衣,以及試著使用救災的噴水水柱了解平常救災人員的辛苦。而在活動進行中發生了一些小插曲。
有個約莫三歲的孩子坐在媽媽腿上嬉鬧,然後似乎開玩笑過頭把爸爸的眼鏡弄掉在地上,爸爸伸過去就是一巴掌打在小孩臉上(力道是那種不需要報警的跟鄉土劇那種不一樣),我驚訝之餘來不及反應時小男孩也回敬了父親ㄧ掌在臉上,爸爸生氣了,用力捏著小孩的臉頰耳提面命了幾句話,也許是方法奏效了吧,小孩不嬉鬧了。
接著下一個活動是每個小朋友排隊操作噴水水柱時,那位爸爸很不滿自己的孩子沒照著規定排隊,不停告訴自己太太帶兒子去隊伍最後面,然後兒子死命抱著媽媽不肯移動腳步,媽媽也無可奈何,最後看著爸爸氣急敗壞的對他們曉以大義不能插隊這件事。
兩件事發生下來我覺得這位父親並沒有坐視不管孩子的行為,甚至是非對錯很分明,因為認真說若他不講,我並不覺得他們有插隊,但他的愛似乎用錯了方式。我常告訴大兒,你的嘴可以拿來愛人也可以像刀子一樣拿來傷人,你可以選擇成為這世界上美好的事物,也能選擇人們敬而遠之的對象。有時也許我也會跟那位父親一樣,愛用錯了方法,當天晚上我就會不斷思考哪裡還能修正。
睡前我都想這麼告訴他:每天都覺得可以對你再更溫柔的。身為一個媽,我覺得我過於嚴肅,甚至一板一眼的看待你,終究你是個孩子,而且只是四歲,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四年,一切對你來說就是這樣不可思議與新奇,你知道什麼是乖,卻會有想要作怪的時候,我懂你就是個開始會把委屈放心裡的,你會有心事的,希望這一切別把我們分隔遙遠。
他們是生命的子女,是生命自身的渴望。你可以給他們愛,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。<紀伯倫-論孩子>
我今天在餐桌上告訴老公,我是否該調整一下大兒的課程,怕強壓了太多東西在他身上。
大兒這時笑嘻嘻的說:對啊,因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。